
搜索
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世界机电产品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作者: 浏览次数:6371 发布时间:2014-05-05 从目前世界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流向来看,绝大多数机电产品跨国流动贸易额,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国业已形成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或跨区域贸易集团之间进行的。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机电产品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在地域分布上的相对集中。
目前欧洲、北美、亚洲及大洋洲各国机电产品出口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的94%;上述地区机电产品进口占世界机电产品贸易额的85%。由于世界机电产品发展主要依托欧洲、北美、亚洲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因此,上述三个地区机电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反映了整个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的全貌。
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比重、增幅明显
近10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不仅加快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也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摆脱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提供了机遇。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促成了全球机电产品产销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美国、日本在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和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发展最快,美国为28%、44%,日本则为32%、39%。
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方式趋强
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即不同国家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其原因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机电产品生产全球化,加快了全球机电工业结构的 优化调整,改变了许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贸易模式,出现了众多同一产业既出口又进口的产业内贸易。它不仅使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 增加,同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贸易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机电产品的中间产品成为世界贸易 的主流。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机电产品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高科技机电产品的投产需要大量的R&D(研究开发),这种研究开发则要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来支撑。跨国公司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机电产品贸易在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下,呈现出产业内贸易扩大的趋势。
目前欧洲、北美、亚洲及大洋洲各国机电产品出口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的94%;上述地区机电产品进口占世界机电产品贸易额的85%。由于世界机电产品发展主要依托欧洲、北美、亚洲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因此,上述三个地区机电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反映了整个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的全貌。
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比重、增幅明显
近10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不仅加快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也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摆脱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贸易提供了机遇。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促成了全球机电产品产销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美国、日本在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和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发展最快,美国为28%、44%,日本则为32%、39%。
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方式趋强
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即不同国家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其原因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机电产品生产全球化,加快了全球机电工业结构的 优化调整,改变了许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贸易模式,出现了众多同一产业既出口又进口的产业内贸易。它不仅使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 增加,同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贸易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机电产品的中间产品成为世界贸易 的主流。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机电产品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高科技机电产品的投产需要大量的R&D(研究开发),这种研究开发则要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来支撑。跨国公司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机电产品贸易在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下,呈现出产业内贸易扩大的趋势。